top of page

人文地理

 

Human Geography

背景音樂 -
00:0000:00

第十一章 人口

11.1 人口的增長——人口增長的因素和理論

人口增長的因素

1. 人口的自然增長

  • 人口出生數目與死亡數目的相差。

  • 自然增長率:出生率 - 死亡率

 

2. 人口的社會增長

  • 人口遷入量與移出量的相差。

  • 人口社會增減率:移入率 - 移出率

 

人口和資源的關係:

  • 人口影響到資源的消耗量。

  • 資源的蘊藏量和可開發性影響到人口的數量和增長模式。

  • 人口增長如果超過資源所負荷的數量,會造成資源耗損與環境惡化。

 

人口增長的理論

1.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

  • 英國學者馬爾薩斯發表的《人口論》指出。

  • 當人口增長超過糧食供應能力時,將因人口過剩,糧食不足而造成貧困、飢餓,犯罪與戰爭等問題。

  • 只有通過道德的抑制,如獨身、晚婚等方式,減少人口出生,否則會發生災難、飢餓、瘟疫與戰爭,造成大量人口死亡,人口才能與資源保持平衡。

 

  • 馬爾薩斯的理論與發達國家較爲脫節,原因爲:

    1. 沒有考慮工業革命後,帶給世人新科技,社會結構由農業向工業轉型。

    2. 不能預測到農業生產率的增加,如新大陸及熱帶地區的開法;農業新品種,農業化肥的發明和利用。

    3. 冷藏設備與運輸業的進步,改善糧食的保存及流通。

    4. 醫藥的進步及人口控制,改變了舊時的自然增長率。

  • 二十世紀下半期,人口依然快速增長,但沒又出現幾何級數現象,而糧食生產遠遠超出人口的增長。

2. 人口增長過度模式

  • 由法國蘭狄爾在《人口革命》提出。

  • 現代化和工業化對人口產生革命性的影響,可以分爲四個階段:

1. 高均衡階段

  • 高出生率,高死亡率,人口自然增長率接近零。

  • 代表傳統社會的人口增長狀況。

 

2. 早期人口膨脹階段

  • 維持高出生率,但死亡率開始下降。人口自然增長率急速上升,造成人口膨脹。

  • 相當於工業化過程的初期。

 

3. 晚期人口膨脹階段

  • 出生率隨着工業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,死亡率緩慢下降,這時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上升。

 

4. 低均衡階段

  • 低出生率、低死亡率,人口自然增長率再度接近零。

11.2 人口遷移——國內和國外的人口遷移

國內的人口遷移

1. 由鄉區移入新的墾殖區

  • 在我國聯邦土地發展局的及華夏,開墾彭亨、登嘉樓及吉蘭丹等地區的森林,把大量的鄉村居民引入墾殖區,成爲政府消除貧窮及改善鄉區經濟的一個目標。

 

2. 鄉區移入城市

  • 鄉村人口到城市尋找就業及升學機會,城市的完善設備及更好的生活水準,形成了吸引鄉區人民的拉力。

 

國際的人口遷移

  • 主要流向:由低收入國往高收入國。

  • 歷史上,由許多受政治、宗教及經濟因素造成的國際移民,如東南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的華人,美利堅合衆國的黑人,澳大利亞的白人等。

 

  • 在移民法律規定,能夠進入先進國的,都是教育程度較高,有特殊技能或有資產的人。

  • 國際間的移民,造成許多國家人口種族結構多元化。

 

11.3 人口結構——人口金字塔

  • 用來表達人口的年齡和性別結構最常用的模式。

  • 可分爲三大類:

    • 人數

    • 性別

      • 金字塔橫座標分別現實同一年齡組別男性與女性的人數百分比。

    • 年齡

      • 十五歲以下爲小孩。

      • 十五歲至六十五歲爲成人。

      • 六十五歲以上爲老人

1. 發達國家類型

  • 處於人口成長過度模式的第四階段,低出生率、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長率。

  • 人口處於均衡狀態。

  • 特徵:

    • 金字塔底部萎縮,

    • 人民壽命延長,人口金字塔往上延伸。

2. 發展中國家類型

  • 處於人口成長過度模式的第二或第三階段。

  • 死亡率開始下降,出生率維持在高水平,嬰兒和年輕人所佔百分比很高。

  • 特徵:

    • 金字塔地圖很寬。

    • 金字塔加速向上收窄。

11.4 人口問題——人口過剩、人口分佈不均

人口過剩

  • 人口過剩:當一個國家的人口數量超過該國在各種資源的承受力。

  • 人口不足:當一個國家在各種資源的承受力超過該國的人口數量。

 

  • 人口過剩造成的影響有:

1. 經濟的影響

  • 失業率高,就業不足。

  • 大量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遷移,人民貧窮及生活水平低。

  • 出現週期性的饑荒。

 

2. 政治與社會的影響

  • 人口過剩的大戰中國家,無理承擔長期偏高的失業率和基本的社會責任。

  • 教育、醫藥及房屋等基本設施供應不足。

 

3. 環境的影響

  • 悠閒地自然資源不能無限地支持不斷成長的人口。

  • 在不斷加強使用土地來養活更多人口的情況下,過量的化肥、農藥、開林闢地,都將使生太守污染及水土流失,造成環境被迫壞。

  • 城市的噪音、擁擠及污染,使人們身心健康受到威脅。

 

人口分佈不均

  • 大部分的人口集居在自然條件較優越的地區,造成人口分佈不均。

  • 帶來的問題有:

    1. 世界各國人口的成長速度不一致,經濟法達地區人口增長緩慢;而經濟落後地區人口增長迅速。

      • 發達國家工業技術和農業改革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生產力,不僅能養活全國的人口及提供高質量的食品,還有大量剩餘的食品可供輸出;發展中國家糧食不足,人民瀕臨饑荒。

      • 人口增長速度的差異,造成世界平均國民所得及生活水平相距很大。

    2. 世界各國的國內人口遷移是普遍的現象,因爲人口遷移阻力小。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,導致人口由經濟落後的鄉區,移居經濟發達的城市。

      • 形成過渡膨脹的特大都市,如泰國的曼谷。

      • 加劇鄉區的落後狀況。

    3. 一些國土較遼闊的國家,人口集中在沿海,分佈式分佈均,因此在開發內陸時,面對許多難題。

bottom of page